圣誕節的由來
圣誕節的由來
圣誕的故事
圣誕節的由來
圣誕老人
平安夜與圣誕大餐
圣誕樹
圣誕卡
圣誕鞋
圣誕帽
什么是基督教
圣誕節的短信
圣誕的故事
據基督教的《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馬太是耶穌的十二個門徒里面的一個,他寫了“馬太福音”這本書;路加是圣保羅的追隨者,是一位希臘的醫生,他寫了“路加福音”這本書)這兩本書說,上帝決定讓他的獨生兒子耶穌基督投胎到人間去,從羅馬帝國的手中和罪惡之中拯救以色列。
在人間,有一個漂亮善良的女孩子瑪利亞已經和一個小木匠約瑟夫訂了婚。可是,在他們同居之前,約瑟夫發現瑪利亞已經懷孕了。由于約瑟夫是個正派的人,他又不想把這件事情說出去讓瑪利亞丟臉,所以他想悄悄的和她分手。他正在考慮這件事的時候,上帝的天使出現在他的睡夢中,對他說:“你不要懷疑了,把瑪利亞娶回家去吧。她懷的孩子來自上帝。她會生下一個男孩子,你們給孩子起個名字就叫‘耶穌’,因為他將從罪惡中拯救人類。”路加在書中還說到,瑪利亞在年幼的時候就收到了天使“加百利”傳遞給她的消息,身為處女的她將借由上天的圣靈來懷孕。
當時羅馬帝國是統治歐洲和其他很多國家的龐大帝國,羅馬帝國的皇帝奧古斯都下了命令,命令天下的百姓都回到各自的城市里去進行人口普查。于是瑪利亞和丈夫約瑟夫離開自己居住的拿撒勒,到伯利恒城去辦理戶口登記(這兩個地方都在現在的以色列境內),當時猶太國歸羅馬帝國統治。在伯利恒,因為鄉村旅店都已經沒有空房子了,他們只好在一個馬廄里棲身。瑪利亞就在那個馬廄里生下了耶穌,以馬槽為搖籃。據說,在耶穌出生時,伯利恒周圍的牧羊人聽見天使對他們說:“救世主已經在伯利恒誕生了”!于是,他們就去伯利恒朝拜耶穌。這是今天許多基督徒在圣誕節期間去伯利恒朝圣的由來。當時有三位賢人,圣經里稱“東方三博士”,他們看見伯利恒方向的天空上有一顆大星星,特別亮,于是便朝著星星的方向來到了伯利恒朝圣。他們向耶穌敬獻了黃金、乳香和沒藥等禮物。據說,這也是今天基督教徒在圣誕節互相贈送禮物的由來。
圣誕節的由來
圣誕一詞源自于拉丁文,意思是“誕生的日子”。圣誕節是紀念基督教創始人耶穌誕生的節日。之所以叫“圣誕”,是因為耶穌被稱為“圣子”,上帝為“圣父”。
公元138年,人們第一次過圣誕節,是由羅馬主教圣克里門倡議舉行的。當時對耶穌到底是什么日子出生的,由于《圣經》上沒有說,所以圣誕節到底定在哪一天并沒有確切的日期,有的國家在1月份,有的國家在3月份。東方的基督徒將1月5日定為圣誕紀念日,西方的教會則定在12月25日。公元4世紀,為了便于全世界各地統一 一起來慶賀基督誕生,羅馬教皇要求教會的專家學者們研究確定出一個準確統一的圣誕日。開始,圣誕節定在1月6日,后來又改在12月25日。直到教皇儒爾一世時,才正式將12月25日定為圣誕節。
現在的圣誕節日期跟公元紀年的創建確定,是有著重要的關系而且完全聯系在一起的。公元紀年不是創建于公元元年,而是創建于5世紀,是以耶穌誕生的那一天來確定公元的。公歷日歷按著假定的日期,把時間分為公元前,也就是耶穌誕生前;公元后也就是耶穌誕生后,即“有了我們的主——耶穌的年代”。
圣誕節同時也為伊斯蘭世界所接受了,因為耶穌在伊斯蘭教里也是一位先知,慶祝他的降生是沒有理由被拒絕的。圣誕節的世俗慶祝活動對在西方國家的穆斯林們來說已經變得非常普遍了。
中國除大陸地區以外,臺灣等基本上翻譯為“耶誕節”。他們認為中國的圣人是孔子,耶穌是西方的圣人,中國人的圣誕節應該是孔子誕生的日子。我去過臺灣多次,我認為臺灣的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學說比中國大陸要濃厚得多。
在古代,很多國家和民族都有著對太陽的圖騰崇拜。12月25日,是在公元274年羅馬皇帝奧勒良確定的羅馬帝國慶祝敘利亞太陽神蘇里耶和伊朗太陽神米特拉的節日,是“不可征服的太陽”的生日,慶祝太陽的重生或回歸,因為那一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日子,用中國人的觀念來表示,就是指的冬至節。到后來,基督教被樹立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了,這個紀念太陽神的節日便被取消禁止了。結果,基督教說這一天是耶穌的生日,于是,整個羅馬帝國境內和它的那些附屬國開始慶祝圣誕節。從此,這一天便成了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盛大節日了。圣誕節原來是全世界基督徒的一個宗教節日,后來由于羅馬帝國信奉基督教,也由于基督教在很多西方國家成為主流宗教甚至是執政的宗教,西方文化在全世界傳播得很快,所以圣誕節就成了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民間通俗節日了。
圣誕老人
圣誕老人的傳說在數千年前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就出現了。是在北歐神話中專管智慧、藝術、詩詞、戰爭的奧丁神,寒冬時節,騎上他那八腳馬坐騎馳騁于天涯海角,懲惡揚善,分發禮物。與此同時,他的兒子雷神穿著紅衣以閃電為武器,與冰雪諸神昏天黑地的惡戰了一場,最終雷神戰勝了寒冷。
據異教傳說,圣誕老人為奧丁神的后裔。也有傳說稱圣誕老人由圣·尼古拉而來,所以圣誕老人也稱St.Nicholas.因為這些故事大多弘揚基督精神,其出處、故事情節大多被淡忘了,然而圣誕老人卻永遠駐在人們的精神世界里。
悉尼:千名“圣誕老人”集體長跑
每年圣誕節,圣誕老人騎在馴鹿上,圣童手持圣誕樹降臨人間。隨著世事的變遷,作家和藝術家們開始把圣誕老人描述成我們今天熟悉的著紅裝,留白胡子的形象。同時,不同的國度和文化對圣誕老人也有不同的解釋。在德國,傳說他扮成圣童把堅果和蘋果放在孩子們的鞋子里去。他乘著雙輪馬車四處漫游,觀察人們的行為,尤其是小孩,如果表現得好,將會得到蘋果、堅果、糖等諸多獎品。壞孩子則得到圣誕老人的一鞭子。家長們靈機一動,紛紛采用此傳說來鼓勵孩子們聽話。如今,圣誕老人已經成為圣誕節最受喜愛的象征和傳統。他趕著馴鹿,拉著裝滿玩具和禮物的雪橇,挨家挨戶給每個孩子送禮物的快樂老精靈的形象,已經深深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中了。
圣誕老人原來的名字叫做尼古拉,在第四世紀的時候,出生在小亞細亞巴大拉城,家庭很富有,父母親是非常熱心的天主教徒,不幸他的父母早逝。尼古拉長大以后,便把豐富的財產,全部捐送給貧苦可憐的人,自己則出家修道,獻身教會,終生為社會服務。尼古拉后來做了神父,而且還升為主教。他一生當中,做了很多慈善的工作,他最喜歡在暗中幫助窮人,圣誕老人是他后來的外號,這個名字是出自于他暗中送錢,幫助三個女孩子的故事。
悉尼:千名男女“圣誕老人”在圣誕節集體長跑
據說在尼古拉住處不遠的地方,住著三個美麗的少女,他們分別是二十、十八、十六歲。父親是一位清貧的學者,經常靠借貸來過日子。有一次,因為實在沒有能力還債了,她們的父親只好狠心地把美麗活潑的三女兒,賣給債主帶到非洲去做女仆人。三個女兒知道了這件事情,便抱在一起傷心的痛哭著,家中悲傷的情形,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尼古拉知道了這件事,就跑到她們家中,安慰了一番。到了夜里,尼古拉就裝了三長襪子的金子,偷偷的掛在三個少女的窗前。他們家有了金子,絕處逢生,還清了父親的全部債務,三女兒也就逃過了做女仆的一劫。第二天正好是圣誕節,她們知道是尼古拉做的好事,便請他來一面慶祝一面感謝。以后每到圣誕節,這三個少女就講這個故事。孩子們聽了,非常的羨慕,也希望圣誕老人,來送給他們一襪子禮物。
平安夜與圣誕大餐
平安夜其實就和中國人的年三十差不多,以前平安夜是擺設圣誕樹的日子,但隨著圣誕節的慶祝活動提早開始進行,發展到今天平安夜不僅是指12月24日夜晚了,指的是圣誕前夕,特指12月24日全天,但由于一般節日的大型活動都集中在晚上,故被稱作平安夜。屆時,成千上萬的歐美人像中國人過年三十一樣風塵仆仆地從各地趕回家中團聚,平安夜必不可少的活動就是聚會。家庭成員團聚在家中,像中國人過春節吃年飯一樣,共進豐盛的晚餐,然后圍坐在熊熊燃燒的火爐旁,彈琴唱歌,共敘天倫之樂;或者舉辦一個別開生面的化妝舞會,通宵達旦地慶祝圣誕,是一個幸福、祥和、狂歡的夜晚。
吃火雞的習俗開始于1620年。這種風俗盛于美國。英國人的圣誕大餐是烤鵝,而非火雞。澳大利亞人愛在平安夜里,全家老小邀上親友成群結隊地到餐館去吃一頓圣誕大餐,其中,火雞、臘雞、燒牛仔肉和豬腿必不可少,同時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歡天喜地的。
在傳統的圣誕餐桌上,烤火雞是不可缺少的一道菜。在一些亞洲國家,或許每年只有圣誕節這一天才吃火雞,以慶祝佳節。但在歐美,尤其是美洲大陸,火雞卻是很普通的一種肉食,而且在感恩節和圣誕節這兩個大節日里,火雞更是傳統的食品。
火雞是美洲的特產,在歐洲人到達美洲之前,已經被當地的印地安人馴化了。火雞的名字在英文中叫“土耳其”。因為歐洲人覺得它的樣子像土耳其的服裝:身黑頭紅。歐洲人很喜歡吃烤鵝。在移民到美洲之后,還沒有養好鵝就有了吃鵝的要求,于是就吃火雞,竟然發現火雞比鵝好吃。而且北美洲有很多火雞。于是烤火雞成了美國人的大菜,重要節日中必不可少。這種風俗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據說在1620年的圣誕節,大批來自英國的移民抵達美洲大陸的樸里茅斯山。當時,那兒物產貧乏,只有遍布山野的火雞,于是他們便捉火雞,作為過節的主菜。因此圣誕大餐里,除了火腿、紅薯、蔬菜、葡萄干布丁、水果餅、雞尾酒之外,當然少不了火雞這位“仁兄”了!
圣誕樹
圣誕樹是圣誕節慶祝活動中必不可少的東西。通常人們在圣誕節前后把一棵常綠植物如松樹放在家里或者放在戶外,大小不等,用圣誕燈和彩色的裝飾物裝飾,并把一個天使或星星放在樹的頂上。
近代圣誕樹起源于德國。德國人于每年12月24日,即亞當和夏娃節,在家里布置一株樅樹(伊甸園之樹),將薄餅干掛在上面,象征圣餅(基督徒贖罪的標記)。近代改用各種小甜餅代替圣餅,還常常加上象征基督的蠟燭。此外,室內還設有圣誕塔,是一種木質的三角形結構,上面有許多小架格放置著耶穌的雕像,塔身飾以常青樹枝葉、蠟燭和一顆星。到了16世紀,圣誕塔和伊甸園樹合并為圣誕樹。
19世紀初,圣誕樹傳到英國;19世紀中葉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德國皇子艾伯特加以推廣普及。維多利亞式圣誕樹飾以蠟燭、糖果和花色糕點,用絲帶和紙鏈吊掛在樹枝上。早在17世紀,圣誕樹即由德國移民帶到北美,至19世紀廣為流行。在奧地利、瑞士、波蘭和荷蘭也頗為流行。在中國和日本,圣誕樹于19及20世紀由美國傳教士傳入,多飾以彩色繽紛的紙花。
在西方國家里,圣誕節也是一個家庭團聚和喜慶的節日,通常會在家里陳設一棵圣誕樹。在西方,不論是否基督徒,過圣誕節時都要準備一棵圣誕樹,以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圣誕樹一般是用杉柏之類的常綠樹做成,象征生命長存。樹上裝飾著各種燈燭、彩花、玩具、星星,掛上各種圣誕禮物。圣誕之夜,人們圍著圣誕樹唱歌跳舞,盡情歡樂,有時作為游戲,一家人蒙住眼睛,依次向樹上摸彩,取得各自的圣誕禮物。現在全球對圣誕樹的需求太大了,就出現了很多用塑料做的圣誕樹,中國的義烏等地生產了大量的塑料圣誕樹,銷往各國,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圣誕樹生產國。
圣誕卡
圣誕卡(圣誕卡片)在美國和歐洲很流行,也是聯系遠方親朋好友的方式之一,就好像我們中國人過年寄賀年卡一樣。許多家庭隨賀卡帶上年度家庭合影照或家庭新聞。隨著計算機和因特網的快速發展,現在一部分圣誕卡使用了電子郵件,跟賀年片一樣十分漂亮。我在琢磨,中國古代近代都沒有賀年卡,現在的賀年卡與西方圣誕卡的傳入有沒有關系呢?
圣誕鞋
圣誕節時,孩子們都會收到一份圣誕老人的禮物。但為什么圣誕老人的禮物總是放在壁爐旁或煙囪道的鞋子里面呢?傳說,很早以前,有一位窮苦的母親,為了撫養自己半瘋的獨生兒子,拼命干活,歷盡千辛萬苦。不幸,在圣誕節前她病倒了,她再也不能給兒子什么了。可是,12月24日晚上,她的精神不正常的兒子卻將自己破舊的鞋子放在煙消灰冷的壁爐里,然后打開窗戶,默默地為母親祈禱。這時,耶穌降生的鐘聲敲響了,一片云彩從海上升到了空中,降臨在小屋上。一陣雨過后,鞋子里奇跡般的裝滿了各種東西。從此,這個故事在他們的村子里傳開了,人們就有了在新年里,把送給孩子們的禮物放到鞋子里的習慣了。因為圣誕鞋是要用來裝禮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鞋子放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禮。我們中國人都有過年時給孩子們發壓歲錢的風俗,這與西方圣誕節給孩子們發圣誕鞋禮物的風俗有著異曲同工的作用。
圣誕帽
那是一頂紅色的帽子,據說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暖和之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里多了一份你心愛的人送的禮物。在狂歡夜它更是全場的主角,無論你去到哪個角落,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圣誕帽。現在國內一到圣誕節前夕,很多商場店鋪和飯店的營業員都戴著一頂圣誕帽。
什么是基督教
基督教,是以新舊約全書為圣經,信仰人類有原罪,相信耶穌為神子,并被釘在十字架上,從而洗清人類的原罪、拯救人類的一種有神論宗教。基督教發源于猶太教,與佛教、伊斯蘭教并稱世界三大宗教,估計現在全球共有15億至21億的人信仰基督教,占世界總人口25%-30%。最早期的基督教只有一個教會,但在基督教的歷史進程中卻分化為許多個派別,主要有天主教、東正教、新教(中文又常稱為基督教)三大派別,以及其他一些影響較小的派別。中文的“基督教”一詞有時被用于專指基督新教,這似乎是中文的特有現象。
關于圣誕節的短信
各位朋友
耶穌能拯救人類,領袖能拯救民族,富強能拯救國家,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祝您圣誕節快樂!
您的朋友 陳珞珈
2011年12月22日
(這是我2011年12月22日在我的《陳珞珈網》上給朋友和網友們的圣誕節祝辭)
白雪兒飄飄,鹿鈴兒敲敲,甜蜜的平安夜將來到;舞姿兒婆娑,心愿兒翱翔,快樂的圣誕夜多美好!短信悄悄,祝福早早,愿您圣誕節開心樂陶陶! (修改朋友短信)
鹿兒走四方,歌聲在飛揚;鈴兒響叮鐺,好運一大筐;好燈耀眼亮,閃閃暖心房;信短祝福長,字字送吉祥。 (朋友短信)
平安夜的祈禱,圣誕夜的心愿,新年的祝福,寄托給滿天的星斗,帶給您真誠的問候。 (朋友短信)
幸福撒向看短信的您
圣誕將至,一個迷路的精靈送給我一個裝著幸福的寶盒,開啟的瞬間,幸福撒向看短信的您!祝愿您及家人、您愛的人和愛您的人永遠幸福! (修改朋友短信)
剪下平安夜的鐘聲
剪下美麗的星空,把夢想給您;剪下飄舞的雪花,把健康給您;剪下平安夜悠揚的鐘聲,把祝福傳給您;剪下圣誕老人手中的袋子,把寶貝都給您!祝您圣誕快樂! (朋友短信)
祝愿您的身體像圣誕老人一樣健康,事業像雪橇一樣沒有阻力,鈔票像圣誕老人包裹里的禮物一樣無窮無盡。 (朋友短信)
我愿徜徉在您的記憶中
我愿意徜徉在平安夜的夜色里,從歡樂、幸福再到燈光星光融成的黎明;我更愿意徜徉在您的記憶中,從初識,相知以及由歲月編織成的心靈浪花和愛海潮涌,祝您平安夜快樂!(摘自報紙)
家人團聚的平安夜最溫馨,情人約會的平安夜最浪漫,朋友狂歡的平安夜最激動,有我祝福的平安夜最快樂! (朋友短信)
圣誕節到了,送您三塊巧克力。第一塊德芙三分之一祝您得到天下所有的幸福;第二塊金帝三分之一祝您在金色年華過著像帝王一樣的生活;第三塊吉百利三分之一祝您吉年百事順利! (朋友短信)
天氣預報
最新天氣預報:圣誕那天您家從早到晚下人民幣,局部還有金條,午間傾盆美元轉歐元,晚上三級北風吹來零星支票,氣象部門提醒大家戴頭盔、拿麻袋,準備發財,圣誕提錢快樂! (朋友短信)
生蛋快樂
牛媽媽問雞媽媽:為什么我生個小牛累得要命,您生完蛋卻還咯咯叫得歡呢?雞媽媽回答:因為生蛋快樂啊!祝您圣誕快樂!(朋友短信)
聽說您懷孕了,B超檢查是懷了3個蛋,醫生說還有一周就要生了,提前祝您生蛋(圣誕)快樂!再過一周就要滿月,祝您圓蛋(元旦)快樂! (朋友短信)
根據《圣誕節特別法》規定,判您快樂無期徒刑,剝奪郁悶權力終身,并處沒收全部疾病煩惱,此判決為終審判決,立即執行。退庭! (朋友短信)
在您打開此短信時已中了我的獨門劇毒“快樂散”,此毒為慢性毒藥,中毒者先是圣誕快樂!接著是元旦快樂!然后是春節快樂!待毒氣攻心就天天快樂! (朋友短信)
有屎以來糞量最重的禮物
剩蛋快到了,送您一份有屎以來糞量最重的禮物,您一定會大吃一斤,請您多多飽含,如覺糞量不夠,還有自便!瀉瀉! (朋友短信)
上帝說
上帝說:在圣誕時給一個您認為很幸福的人發短信,您的一生也會快樂幸福。我查到了,是您。
上帝說:您真有眼光,這個人最有福氣了!祝您圣誕快樂! (朋友短信)
圣誕節快到了,我把收藏了一年的喜氣、福氣、財氣、運氣統統裝進一個精美的盒子里,在圣誕節那天,請圣誕老人送給您,祝您圣誕快樂!(朋友短信)
平安夜,心牽掛,想要對您說句話:“工作忙,事要強,萬事都要身體棒。多休息,常放松,身體健康憂無蹤。快樂平安成雙,健康快樂成對!” (摘自網絡)
日光從指間流走,雪花隨鈴聲飄落。圣誕的鐘聲聲聲響起,祝福的心如跳動的燭光融化每點落在你身上的飄雪,讓我的友情溫暖這個寒冷的圣誕之夜!(摘自網絡)
我手摘一彎月牙,頭頂兩顆星辰,眼含三色秋波,口銜九朵玫瑰,腳踏十瑞祥云,以閃電般的速度來到你的面前:圣誕快樂!愿意和我一起分享圣誕之夜嗎?(修改朋友短信)
又到圣誕節,分別已幾天;夢中想起你,醒來對愁眠;獨坐陋室內,思念千里外;奈何相思苦,短信寄祝福:時時開心在,刻刻笑開懷!(摘自網絡)
圣誕節來臨了,我們快樂的圣誕歡宴,讓每一個人都歡快,每一個房間都有常青藤妝點,美酒、蠟燭、火雞、大餐,多么快樂的平安夜啊!唯獨就缺你┅┅人民幣!(摘自網絡)
考試零分叫鴨蛋,做壞事叫壞蛋,腦袋空空叫傻蛋,被炒魷魚叫滾蛋,罵人叫混蛋,嗚呼哀哉叫完蛋,蛋吃不完就叫剩蛋——圣誕快樂!(修改朋友短信)
最讓人感到幸福的事是,當你在想著某人的時候而某人也在想著你。世上真有那么浪漫的事嗎?如果你此刻也正在想我的話那么我就是最幸福的人了。只是想告訴你:我想你!圣誕快樂!(摘自網絡)
圣誕節到了,記住在床頭放雙襪子,我決定讓圣誕老人送您1只公雞1只母雞,因為公雞會說:“生蛋!生蛋!”,母雞會說“快了!快了!”祝你圣誕節快樂!(摘自網絡)
陳珞珈寫于2011年12月22日,修改于2012年12月16日飛重慶調研公立醫院醫改的飛機上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12-24
- 12-2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3